久坐不爱动、饮食不健康、三餐不规律,这三种不良生活方式正在影响着上海市民的健康。
4月13日,由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共同开展的“影响市民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社会调查的最终结果出炉。
调查结果为,一般人群的常见不良生活方式中,排名前三分别是:“久坐不动,缺乏体育锻炼”,占82%;“常吃油炸、烧烤和烟熏食品”,占79%;“三餐不规律,经常不吃早餐或深夜餐食”,占78%。同时,“久坐不动”也是职业人群“生活方式病”的“第一名”。
上海健康医学院院长黄钢在会议上介绍,自2017年以来,上海健康医学院每年发布《中国城市健康生活报告》蓝皮书,持续研究城市居民健康生活及其改善情况,研究之后发现不健康生活方式日渐普遍,由此引起的疾病问题日渐突出,然而只要及时有效地发现健康危险因素,“生活方式病”完全可防可控。
针对调查的最终结果中的“久坐不动”的标准是什么?此次社会调查特聘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慧教授指出,正常的情况下,每天坐的时间超过6小时就被定义为“久坐”。
王慧表示,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手机、电脑普及,导致人们久坐时间增加、体力活动减少,久坐不利于人体新陈代谢,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患病风险。
如何“少坐多动”?王慧表示,其实,未必要执着于健身房锻炼,可依据自己情况设定具体、可衡量的运动小目标。例如,在午餐时间或工作休息时散步 20 分钟,每1小时后起身倒水或是动几下,晚饭后与家人一起散步,一边看电视一边做简单的拉伸运动等。
同时,针对青少年和老年人的不良生活方式调查的最终结果显示,饮食不健康是这两类人群共同问题,常吃“油炸烧烤”与“腌制食物”两大“不良生活方式”分别“虎视眈眈”。
青少年不良生活方式中,投票排名第一位的是“经常吃油炸、烧烤食品”,占80%;此外,常喝含糖饮料、常吃外卖、零食点心代替正餐等不良饮食上的习惯也有较高票数,这些不良饮食上的习惯都会增加胃肠道炎症、肥胖等风险。
专家认为,学校应对青少年开展营养饮食宣传教育,限制校内零食销售。食堂及家庭减少油炸、烧烤食物,以蒸煮烹饪为主。家长应该配合学校做好监督,鼓励孩子多饮白开水、少喝含糖饮料。政府部门应加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定和颁布规章制度限制外卖餐饮进入校园,减少学校周边零食快餐店,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
而老年人不良生活方式的民众投票排名第一位是“经常吃腌制食品、贮存不当的隔夜饭菜”,占77%。
王慧表示,腌制品中存在大量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长期食用腌制食品会增加多种疾病风险。吃隔夜菜同样危害健康,烹调处理后的亚硝酸盐含量会在3-4小时后明显回升。因此,家人要积极向老年人宣传健康饮食,鼓励老人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确保微量元素摄入,另外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
此外,“烧菜过量添加食盐、酱油和糖”也是老年人常见的饮食上的习惯问题,包括通过种种途径如咸菜、味精等摄入盐的量。食盐量过多,轻易造成高血压、骨质疏松、糖尿病及支气管炎等发生。
上述专业的人建议,饮食口味要清淡,烧菜时少放盐、少放糖,咸味不足的食品加点辣椒、花椒、葱姜蒜之类香辛料。多吃蒸南瓜、蒸甘薯、生黄瓜等,无盐却仍然新鲜美味,少吃高盐食品如咸菜、咸肉、酱菜等,以及鸡精、味精、豆豉、海鲜汁等“含盐大户”。烧菜时最后才放盐,家里“控盐勺”用起来,方便控制一天的摄入量。
此次调查的最终结果同时显示,对于职场人群而言,“三餐饮食无规律,经常不吃早餐、吃外卖、深夜餐食”也是十分顽固的饮食陋习。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任吴立明表示,在线外卖的方便可及与“全天候供应”,使人们的用餐时段继续扩展,而职业人群因工作忙、节奏快,三餐饮食更加不规律,下午茶和夜宵成为“惯例”。不规律的进食时间和进食频率会影响正常代谢,增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风险。同时,外卖食品卫生安全缺乏保障。由于消费者难以确认线上餐饮机构的卫生及营业资质,导致出现卫生未达标的供餐点,使用廉价不新鲜食材。
此外,有些劣质塑料包装餐盒在放置高温食物时会释放出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苯乙烯,渗入食品极度影响人体健康。
吴立明建议,减少晚上6 点以后高热量进食,避免深夜进食;减少含糖饮料摄入量,主动积极监测体重,若一定要喝饮料,尽可能地选择无糖的茶和咖啡;在自家干净卫生的厨房内烹饪,不仅能保障食材新鲜营养,还能养成规律饮食良好习惯;如果实在需要点外卖,选择有正规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机构,在点餐的食物种类和比例上结合居民营养膳食宝塔建议,以蔬菜、谷物为主,注重食物种类多样性,避免油炸、烧烤类食物。
上海市爱卫办(市健促办)副主任、市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带来全体市民健康意识的空前高涨,此次社会调查有助于更精准、更科学、更全方面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市健康促进中心还将联合上海健康医学院开展“上海市健康生活方式活动月”等系列宣传活动,并针对青少年、老年人和职业人群,通过健康大讲堂、健康科普知识竞赛等形式,广泛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识,让上海市民告别“生活方式病”,强化全民健康意识,提升健康素养水平。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任吴立明介绍,作为《健康上海行动》首批项目之一,此次社会调查以健康四大基石为基础,结合《上海市公民健康素养核心信息72条》,列举出50条影响市民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包括一般人群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20条)和青少年、老年人、职业人群中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各10条),去年12月18日启动后,通过“上海发布”等进行线多位市民踊跃参与,本次活动随机抽取20位幸运市民,他们将获得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提供的价值1000元健康体检包。